既然高層最關心的是錢,那么質量經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,用簡單的語言展示質量的潛在好處,打動高層,提高他們改善質量管理或做六西格瑪的積極性。
1、質量水平高,邊際收益高
優質產品的可變成本和價格,然后是邊際收益。研究表明,當質量下降時,產品的成本會增加。假設企業生產兩批產品,每批生產10000件產品,每件產品投入的資金為10元。第一批產品沒有質量問題,所以它的總成本是10萬元,單個產品的成本是10元。第二批產品有20%的不合格品,所以合格產品只有8000件,不合格產品的成本要分攤到合格產品上,這樣單個產品的成本是12.5元。成本增加了25%。
2.質量影響價格
質量如何影響產品的價格?當消費者做出購買決定時,產品質量是一個重要因素。再精密的監控系統也不能保證到店的產品100%合格。假設第一批好的產品,公司的定價是15元,減去10元的成本,最終利潤是5元。但因為質量問題,第二批產品只能定價13.5元。那么扣除12.5元的成本,利潤只有1元。兩批產品相比,第一批每件產品利潤在4元以上。
3.如果質量水平高,固定成本就低
假設這家公司以前質量水平很高,現在質量管理出現問題,要想辦法提高質量水平或者加強對產品的檢驗。從表面上看,提高質量的投入遠大于產品測試的支出。但事實并非如此。
比如公司原來有四臺檢驗機,現在增加到了八臺。這就增加了很多成本:一是固定成本——買機器的成本和機器占用的空間;二是可變成本——機器運行的成本,如電、油、機器維護等;另外,隨著流程越來越復雜,人員成本也會增加。如果質量得不到持續改進,監控系統總會產生驚人的成本。公司每年會為此支出50萬元。
4.提高質量的重要性
公司要提高質量,首先要找出質量問題的根源,然后解決問題。通常情況下,發現質量問題的成本并不高,而提高質量的成本可能很高,但即使花了很多錢,也是一次性支出,會讓公司長期受益。因此,質量改進是一種投資,而不是成本。如果公司花了10萬元找質量問題,花了90萬元解決質量問題。總費用為100萬元,是監測質量費用的兩倍。但是我們假設提高質量后,可以保證十年內沒有問題。那么,實際上每年的花費是10萬元。這比每年50萬元的監測費用少了40萬元。
5.如果質量水平高,銷售業績就好。
消費者可以判斷產品的好壞,并據此做出購買決定。如果公司以前的產品質量很差,即使產品質量提高后,也會受到以前的惡名昭彰的影響。但如果一開始產品質量好,就會形成良性循環。如果質量好,企業的邊際利潤就高,投入廣告的資金就多,可以提供更多的承諾。顧客感受到良好的體驗后,就會形成宣傳效應,吸引更多的消費者,從而增加銷售業績。
上一篇:什么是六西格瑪的組織戰略
下一篇:企業成功實施六西格瑪管理的秘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