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評估流程或做出流程決策時,管理者應始終考慮一個步驟或行動是否能為客戶增加價值。在監管環境下,也應該是與價值決策相對的監管風險。如果一項消耗大量組織時間的活動只能創造很少的價值,并且控制風險較低,那么把時間花在別處可能會更好。
2.詳細流程圖-關鍵概念:過程焦點
了解細節。原樣流程非常重要。從SIPOC圖中的高層步驟開始,可以配合員工建立一個非常詳細的流程圖。作為一個團隊來做這件事,一個方便的辦法就是展開頭腦風暴,把所有詳細的流程步驟都考慮進去,寫在一個便簽紙上,然后把便簽紙貼在“現在”這個類別的墻上。一旦建立了“現在-將來”流程圖,就應該討論和處理差距以建立流程圖。“應該”的過程。如果可能,最好用軟件建立流程圖;然而,紙和筆也是很好的起點。至此,您已經準備好進行流程分析了。
3.過程流分析-關鍵概念:過程焦點和協作
一旦你建立了一個“現狀”流程圖,你和你的員工就可以開始評估流程,找出冗余和不必要的轉移、步驟或決定。還可以對可能導致積壓、重做、延遲等的步驟進行評估。在職能層面,這種討論可以在員工會議中進行,也可以與負責人進行一對一的會談。根據組織的規模和職能范圍,可能不會記錄所有過程。至少,用筆和紙勾勒出過程,這對于討論甚至是微小的過程都是非常有用的視覺輔助。
4.帕累托分析和帕累托圖-關鍵概念:數據驅動的管理
帕累托圖是一種反映原因、缺陷和流程其他方面相對重要性的簡單方法。帕累托圖是根據意大利經濟學家維爾弗雷多?維爾弗雷多·帕累托提出的經驗法則。帕累托認為,80%的問題是由20%的原因造成的(即所謂的“80/20法則”)。例如,如果將錯誤分為不同的類型或原因,那么帕累托圖只是一種直觀的方法,它可以顯示錯誤原因的細分以及不同原因出現的頻率,如圖1所示。
注:根據維爾弗雷多.帕累托的“80/20法則”,一些關健問題的解決將會帶來最大的效益;帕系托圖可以幫助你確定這些問題。
在小范圍內,您可以確定哪20%的原因導致了80%的問題,而無需將數據繪制成圖表。然而,帕累托圖對于演示非常有用。保持帕累托圖簡單;不要在圖表中包括任何不必要的東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