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誤其實適用于任何過程,但由于它來自制造業,人們往往誤以為它的應用僅限于此。事實上,預防錯誤的概念可以應用于任何工作。現代版本的錯誤預防是在日本開發的,被稱為防錯。但需要指出的是,早在1908年,關鍵概念就被福特廣泛應用于T型車的生產過程中。
錯誤預防是如何工作的?有一個例子可以幫助你快速理解它的原理,是關于打磨操作過程的。在最基本的層面上,防止錯誤需要安裝單獨的光學測量系統,該系統可以在加工后自動測量每個零件,并將不合格產品分成有缺陷的盒子。這至少可以防止下游工作中出現裝配問題,幫助下游工作站達到5西格瑪質量,但不會降低產生廢品和返工的成本。實現精益6 西格瑪質量和成本的下一步是在研磨的同時進行光學或機械測量,并提供動態反饋回路來補償損失。這樣就不會產生不良零件,這是防錯的基本前提。它可以提供信號來提醒“總生產和維護”過程,并注意消耗性磨料的質量惡化。
現在的光學和電子元件都很便宜,種類也很多,所以人們用來防誤的設備遠比當年的福特好。報廢和返工對過程速度有破壞性的影響,所以我們越能防止它們,我們的過程能力和效率就越高。
防誤案例:某公司半導體二極管芯片取向錯誤。
高頻通信二極管的直徑相當于一根針的直徑。這些二極管應該用焊機固定在水平位置。但是因為太小,可能會凹凸不平,所以焊接很不靠譜。的確,你可以通過測試找出不良品,但還是報廢了,會影響成本、產能、交期、庫存。
機械振動器其實可以讓大部分二極管處于正確的位置,所以按照之前的6 西格瑪,這個工作站的輸出(88%,2.7 西格瑪)是可以接受的。一種除塵輥也能解決一些小問題,一定程度上會進一步提高產出率,但離6 西格瑪標準還很遠。
這個問題提交給了黑帶。參與者被要求打破團隊界限,提出想法并一起尋找解決方案。新的想法和方法總會出現,有時這有利于實際方案的改進。如果你愿意,你可以在閱讀小組提出的材料之前寫下你自己的想法。
解決方案:防止錯誤的最強有力的工具之一是利用或造成不對稱。在這種情況下,二極管的長度、寬度和高度不相等。稍微有點物理學基礎知識的參與者都知道,正是因為這種不對稱性,二極管對不同的振動頻率會有不同的反應。建議:與其使用原裝振動器,不如使用高頻變頻器產生微振效果。第一振動頻率與二極管的側面共振,使得大多數二極管躺下,少數站立。為了糾正那些站立的二極管,他們還創造了與二極管末端共振的第二頻率振動,這樣那些站立的二極管也可以躺下。
通過這些巧妙但簡單的步驟,將方向錯誤導致的故障率降低到百萬分之三以下(高于6西格瑪!),初始故障率為百萬分之80 000。
下一篇:什么是六西格瑪